由台湾无线局域网络设备产业看WLAN市场之发展
摘自:www.find.org.tw
FIND研究员:刘芳梅
一、 WLAN产业供应链
二、 WLAN设备产业的主要产品
三、 WLAN设备产业规模
四、 WLAN设备产业竞争分析
五、 结语及建议
因特网已然彻底改变多数人的生活形态,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随时随地可上网」的需求逐渐增加,未来,无线上网将是一股不可文件的趋势,信息业者或机构纷纷提出各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规格与标准,例如WLAN、Bluetooth、GPRS和3G等,再加上各式手持装置(如笔记型计算机、手机、PDA和SmartPhone等)的设计日渐轻巧且便于携带,更增加上述无线技术发挥的舞台,为消费者创造「无线、无限」延伸的网络世界。
而这些正在发展的无线技术中,WLAN(Wireless LAN, 无线局域网络)可说是射频技术中起步最早、如今发展也最为成熟的无线传输方式,随着全球越来越多企业、机场、旅馆、图书馆,甚至咖啡厅与WLAN业者合作,提供使用者无线上网的服务,也带动了台湾WLAN设备产业的兴起,无论是WLAN无线网络适配卡(NICs)或存取设备(Access Point, AP),台湾厂商出货量在全球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的目的在探讨台湾WLAN设备产业的现况,并依此推测WLAN市场之趋势。
一、 WLAN产业供应链
WLAN设备产业的发展与其上下游关系密切,因此在讨论WLAN设备产业之前,应对WLAN产业的供应链有基本的认识,WLAN产业的供应关系和一般通讯产业类似(图一),包括标准制订、芯片设计、设备制造销售、网络布建和联机服务等价值活动,由图一可知,WLAN设备产业可分为生产制造和品牌销售两个价值活动,其上游为芯片设计业者,下游则是网络布建和联机服务业者。
图一、 WLAN产业供应链
无论探讨WLAN产业供应链中的任何环节,都必须由WLAN技术标准的订定谈起。WLAN技术标准是整个产业活动的最源头,WLAN是由3Com、Alctel、Breezecom、Cisco、Colubris、Enterasys、Intersil、Intermec、Symbol等九家业者,于1996年3月共同设立的WLANA(Wireless LAN Association)联盟开始,WLANA的规格于1997年8月获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认可,而有IEEE802.11的正式标准,并于1999年9月颁布802.11b,截至2001年底,802.11b仍是WLAN的主流标准。虽然IEEE已于2001年制定出新的标准802.11a,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但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一般认为,802.11a在2002年尚无法挑战802.11b的主流地位,而WLAN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网络布建和联机服务将逐渐往802.11a和802.11b双模(dual mode)相容的趋势发展。
二、 WLAN设备产业的主要产品
WLAN的终端产品可分为WLAN网络适配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 NIC)、存取设备(Access Point , AP)与局域网络对局域网络桥接器(LAN-to-LAN Bridges)三类,WLAN NIC是外加或内建于笔记型计算机(或其它掌上型装置)的卡片,以便笔记型计算机与无线局域网络相连;WLAN AP通常使用于建筑物内,是连接无线局域网络和实体宽频网络的设备;而LAN-to-LAN Bridges则是使用于建置WLAN的建筑物之间,作为两建筑物(WLAN)间信息交换的媒介。
图二、 WLAN设备与基本网络架构
以图二为例,这是最基本的WLAN网络架构,包含A、B两个无线局域网络,WLAN设备厂商可视为无线局域网络的军火供货商,提供布建WLAN所需的硬设备-AP、NIC和LAN-to-LAN Bridge,AP作为实体宽频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间的网关,NIC则是掌上型装置收发无线讯号的媒介,而LAN-to-LAN Bridge则是联络两个无线局域网络间的桥梁。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图二是简化后的WLAN概念图,通常一个AP约可支持20个使用者无线上网,因此,设置一个WLAN所需AP的数量,需视该场地的面积和人数而定,此外,WLAN不仅仅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某些WLAN NIC和其它掌上型装置(如手机、PDA等)亦可以相互支持,也就是说,只要可以驱动WLAN NIC的硬件就能无线上网。
三、 WLAN设备产业规模
台湾是全球WLAN设备的最大供应国,岛内经营WLAN设备的业者多以OEM/ODM为主,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的统计,2000年台湾前五大WLAN设备厂商的出货量,超过全球85%的占有率,因此台湾WLAN设备产业在全球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Gartner的统计报告,2000年全球WLAN NIC的出货量约为314万片,WLAN AP的出货量则约47万台,由此可约略推估2000年台湾WLAN NIC和AP的出货量分别为267万片和40万台;如果台湾WLAN设备出货量在全球占有率维持不变,则到2006年时,台湾WLAN NIC和AP的出货量预估将分别达3千400万片和700万台,2001年到2006年出货量的复合成长率将为50%和56%。
图三 全球WLAN设备出货量
资料来源:Gartner(2001年7月)
注:2001年-2006年的出货量为预估值
如果以最终消费者支付于WLAN设备的金额,做为WLAN设备产业的市场规模,则2001年全球WLAN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4亿美元,估计到2006年时将达38亿美元,WLAN NIC和AP两者约略占有各半市场规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台湾WLAN设备厂商以接国际大厂(如Lucent, Cisco等)代工订单为主,尽管台湾出货量占全球很高的比率(约85%),但由于大部分的营收并非来自最终消费者,由此推知,台湾WLAN设备厂商的全球市场规模占有率,并不如其出货量高。
图四、 WLAN设备全球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Gartner(2001年7月)
注:2001年-2006年的市场规模为预估值
四、 WLAN设备产业竞争分析
根据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理论,产业竞争强度应由同业对抗强度、新进入者威胁、购买者议价力量、供应者议价力量和替代品压力等五种力量综合评估,本节以五力分析的观点,衡量台湾WLAN设备产业的产业竞争强度。
图五、 五力分析理论
(一) 同业竞争强度
台湾投入WLAN设备生产的厂商约有十数家,包括智捷、环隆电气、正文、智邦、友讯和神脑等。OEM/ODM是台湾制造业生存的命脉,WLAN设备产业亦是如此,代工订单是岛内WLAN设备厂商的主要营收来源,例如环隆电气以接Lucent订单为主。然而,由于WLAN设备的规格日趋标准化,各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差异性低,常被迫降价以争取国际大厂的代工订单。为了维持获利能力,业者必须在制程良率上精益求精,或针对产品的涵盖率、耗电率等功能加以改善,但制程良率的改善常有其极限,而WLAN设备能够发挥的效能,常受制于芯片可支持的范围,台湾WLAN设备业者来自OEM的获利率终究会逐渐压缩。
图六、 WLAN产业的微笑曲线
在WLAN产业价值链中,由于制造WLAN设备不易为产品创造独特性,因此附加价值较低,相对而言,WLAN芯片设计或设备品牌行销两项价值活动,能够透过差异化的服务为使用者带来较高附加价值,这就是WLAN产业的微笑曲线(图六)。为突破获利空间逐渐薄弱的OEM接单生产模式,岛内不少WLAN设备业者积极朝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如智邦向上游WLAN芯片设计整合,此外,智邦、神脑、友讯等业者亦积极打响自有品牌知名度,以高品质产品搭配合理的价格(台湾品牌WLAN设备订价约国际大厂品牌的50%),期望在WLAN设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 供应者的议价力量
WLAN设备产业最重要的供应者是WLAN芯片设计厂商,芯片组是WLAN设备中最技术密集的零件,约占设备制造成本的40%,因此芯片组是左右WLAN设备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且芯片组的研发时程也影响WLAN设备的效能;也就是说,除非芯片设计业者推出功能更强的芯片组,否则无论制程如何改善,都无法超越现有芯片能够发挥的功能极限。目前,IEEE802.11b芯片组两大供货商是Intersil和Lucent,但由于Lucent并未开放本身芯片组外售,因此802.11b几乎由Intersil一家主导。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厂商加入WLAN芯片市场竞争,Gartner预估,2000年到2005年全球WLAN芯片市场的复合成长率达20-25%,2005年全球WLAN芯片市场规模将达7-10亿美元,庞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更多岛内外芯片设计厂商投入WLAN领域。虽然目前802.11b的市场几乎由Intersil一家独大,使新进入的芯片设计业者不易迅速切入市场,但802.11a规格公布后,新进芯片业者又有另一个发挥空间,在802.11a未普及之前,整合802.11b和802.11a的芯片组将会是2002年的主流。
尽管目前WLAN芯片组市场仍由少数厂商寡占,但由于台湾是全球最大的WLAN设备供应国,台湾WLAN设备产业成为芯片厂商最重要的客户,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对台湾WLAN设备业者而言,如何运用本身的制程能力,和芯片业者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向上游芯片设计整合,将是加强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 购买者的议价力量
台湾WLAN设备厂商面对的购买者,可分为岛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国外市场方面,由于台湾业者对海外零售市场并不熟悉,且WLAN设备市场尚未成熟,使部分直接经营海外市场的台湾业者,面临退货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一般产品在海外零售通路的退货率约10-15%,WLAN产品却高出甚多。尽管部分台湾厂商在海外零售市场已有不错的成绩(例如2000年下半年,友讯的WLAN AP的全球品牌占有率位居第四,仅次于Lucent、Cisco和Symbol),但多数台湾WLAN设备业者仍以OEM/ODM为主要海外市场策略,国际WLAN设备业者(如Lucent, Cisco等)的代工订单量大,是台湾业者积极争取的对象,台湾的制造厂商和其OEM客户间常维持一定的紧密合作关系,但由于OEM客户的企业规模较大、资源较多,且其订单常是台湾制造厂商的重要收入来源,台湾WLAN设备业者对OEM客户的依赖度高,因此OEM客户对台湾业者的议价力量较大,以致于台湾厂商OEM接单生产的获利空间受到限制。
台湾WLAN设备业者对于岛内市场的主要策略则是创造自有品牌,如智邦、友讯和神脑等,由于岛内WLAN设备厂商对台湾本土市场较为了解,且在岛内已具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加上高品质、中低价的定位,部分业者甚至已经拥有强大的通路优势。因此,尽管自有品牌直接面对其它国际品牌的竞争,台湾WLAN设备品牌在岛内市场仍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例如神脑在全国设立超过4000家的通讯产品经销通路,加盟店将近500家,手机销售业绩居于信息通路业的领导地位,神脑跨入WLAN设备产业后,其通路体系和经验成为自制无线产品的最佳销售管道。
此外,某些WLAN设备厂商更积极与下游业者合作,例如WLAN网络布建和联机服务厂商,甚至是ISP或大型餐饮业者,WLAN设备厂商与上述业者共同推出套装服务,以便将WLAN产品推广到最终使用者手上,例如智邦和seednet结盟,针对企业、工作室或SOHO族,推出ADSL无线宽频上网服务,目前台湾有在线网服务市场已逐渐饱和,而无线上网市场正方兴未艾,ISP与WLAN设备业者合作,将有线宽频和WLAN套装促销,一方面可扩展ISP的业务至无线上网这个新市场,另一方面,对WLAN设备业者而言,也可加速无线上网的接受度和普及率,对两造来说都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四)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短、中期内WLAN设备产业面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并不大,探究其原因,在市场环境方面,尽管市场研究机构预期WLAN市场规模将快速成长,但目前WLAN市场尚未成熟,再加上全球景气未知何时由谷底反转,使WLAN产业未来发展仍存在着颇高的不确定性,厂商在面临过去一年的经济衰退后,投资策略明显趋于保守务实,在无线通讯市场更加明朗化之前,潜在厂商倾向于避免贸然进入新领域。
在产品特性方面,WLAN设备无线通讯、又属有点高频的特性,对台湾制造厂商而言已是量产门坎,对大陆或东南亚厂商来说难度更高,现有WLAN设备厂商已经累积某种程度的制程经验,潜在厂商一旦进入市场,品质良率未必能达到现有厂商的水准,使新厂商在进入的初期便居于成本劣势,此外,现有厂商多与上游芯片业者或下游代工客户取得良好的互动关系,甚至已经逐渐打响品牌知名度,上述种种因素,都增加了短、中期内WLAN设备产业的进入障碍。
(五) 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通讯产品越来越多样化,虽然各种通讯产品有其应用上不同的特性,但彼此间也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WLAN设备属于无线通讯产品,不仅有线通讯产品(如ADSL和Cable Modem等)和WLAN具有替代性,其它无线通讯产品(如蓝牙、GPRS和3G等)的市场也和WLAN有或多或少的重迭。
由于无线数据通讯是一个非常新兴的市场,在各项技术标准中,尚无法预期何者能够胜出成为主流,WLAN在无线数据通讯市场最强劲的对手是GPRS或3G行动商务(M-commerce)。一般认为,全球3G市场要到2005年或2006年后才会开始普及,在3G服务正式推出之前,GPRS将是手机行动上网的主流。GPRS(或3G)与WLAN不同的地方在于,WLAN主要以数据数据的传输为主,而GPRS(或3G)则可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数据,且不必受到局域网络的限制,可真正达到无线上网可携、可移动的特性,此外,行动通讯业者拥有庞大的资金作为后盾,WLAN业者在资金上无法与之抗衡。
WLAN的优势在于,WLAN是目前相对而言技术较为成熟的无线传输方式,其费率较GPRS为低,且上网方式和主要输出接口-笔记型计算机-与传统有在线网的习惯相当类似,越来越多软硬件内建WLAN NIC、与WLAN NIC搭售或可支持WLAN功能,例如,Microsoft新推出的Windows XP便以支持WLAN为主要诉求,过去使用者WLAN上网最感不便的问题之一,就是WLAN NIC的驱动程序安装复杂费时,现在使用者只要通过Microsoft WHQL(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硬件兼容认证,即可在XP WLAN driver列中找到驱动程序,这对WLAN业者和使用者而言,都是一大利多。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WLAN和GPRS(或3G)亦可扮演互补的角色,GPRS(或3G)技术主要是消费者导向,而WLAN则是企业用户导向,此外,WLAN可以作为引领上网者进入无线世界的入门工具,当使用者习惯无线上网后,将会刺激更多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所有的无线上网需求,透过WLAN就可以达到,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上网者可能会需要功能更广、更弹性的无线上网工具,如GPRS(或3G)行动上网。由此可知,WLAN和GPRS(或3G)可以是巧妙的结合,并不一定是零和的竞争。
五、 结语及建议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台湾WLAN设备产业是一个成长迅速、竞争激烈的新兴市场,WLAN设备产业的前景,与整个WLAN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WLAN产业是否能持续成长,除了取决于市场对无线通讯需求的强度外,还有WLAN与其它无线通讯方式的替代或互补性,由此观之,WLAN设备产业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变量,学者或业界对其未来多抱持乐观中带着审慎的态度。
反过来说,WLAN设备业者的策略亦将影响整个WLAN产业的发展。目前WLAN用户数无法迅速普及的瓶颈之一,就是对上网者而言,WLAN设备的价格相对于传统有线网络设备仍然太高,但在市场达到一定需求量之前,WLAN设备降价可能造成业者获利率降低,如此,形成WLAN市场的负向循环;未来,WLAN设备业者可与WLAN联机服务厂商合作,师法手机厂商和系统业者将门号与手机搭售的模式,将WLAN NIC和AP搭配WLAN账号套装行销,不但可提供使用者total solution的服务(同时取得WLAN联机设备和账号),WLAN设备和联机服务业者可共同分享收益,形成三赢的正向循环。
在这个同时充满希望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线通讯势必为潮流所趋,台湾WLAN设备业者如何自我定位,是未来生存致胜的关键,WLAN设备厂商可以是一个专业硬件制造商,也可以积极与WLAN产业上、下游合作或整合,当然,WLAN设备业者亦可将眼光放至整个通讯产业(包括有线和无线通讯),以便随着市场的脉动转型并调整策略,换言之,WLAN设备业者应依本身的经验与核心资源决定营运范畴大小,随时保持弹性,并且在产业供应链中卡到一个适合本身发展的好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