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指数十年 |
|
十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仅仅是一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却是从诞生到蓬勃发展的决定性阶段。
互联网从来都是疯狂的代名词,互联网中的人们从数字上根本就难以接受个位数、十位数的增长,他们需要的是翻番,甚至是翻几番。
而记录这些数字的机构就是CNNIC。十年的数字统计,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CNNIC已经不再是一个组织,它更是一个指数,一个反映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指数。1997年6月3日,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正式拥有了专门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职责的机构。
CNNIC马上就要十岁了。这个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联网地址系统,并且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互联网社群的机构,这些年来不但建设和运行着中国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也见证了网络这十年来带给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人类历史发展了这么多年,总共也就经历了三个时代:上千年的农业时代、200年的工业时代和十年的信息时代。同前面两个时代比,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值一提,只够一种耕田工具的发明或把电器的概念从手电筒升级为电灯。但是这十年对于互联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活模式的颠覆、工作内容的提升、地球变成平的、有钱人越来越平民化、新经济层出不穷……十年,对于互联网来说,足够好几次改头换面。
几十年前,大哲学家罗素曾经对幸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需知参差百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而参差百态,正是互联网的特质。
1997年,当CNNIC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统计报告的时候,乏人问津,互联网在很多人眼里是个高高在上的技术。十年来,CNNIC经历了风风雨雨,同.com域名博弈,面对.cn域名注册量下滑不得不进行的改革以及变革后的突飞猛进,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被视为土老冒,但努力为中国互联网争取一席之地……
中国的互联网也一直在一种充满了惊险刺激的环境里长大,一批批的新公司成立,一批批的老公司破产。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之大、速度之迅猛,只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
每一种网络经济的出现都无法逆转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中国的互联网也伴随着生死挑战滚雪球般越来越壮大,并且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话语权。
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几个里程碑,了解一下我们争夺国际舞台话语权的故事。
从无到有 走过坎坷的峥嵘岁月 |
“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泡沫,老是吹但却吹不破。”这是著名导演张纪中的一次戏言。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还记得2000年到2001年的那次互联网寒冬,由于筹集的资金迅速枯竭,后续资金又没有跟上,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com公司倒闭。
数据来源:根据CNNIC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CNNIC数据整理
“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泡沫,老是吹但却吹不破。”这是著名导演张纪中的一次戏言。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还记得2000年到2001年的那次互联网寒冬,中国也不能幸免于难,太多的破产和幻灭使得很多人对互联网失去信心。
但一年之后,挺过这场寒冬的企业又奇迹般生还了,短信服务救了大家。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和搜索引擎开始暗流涌动。从这一年开始,互联网再也不缺新经济模式,不缺救命稻草,成为了不死的泡沫。
调查报告的不同境遇
“那时候中国互联网也就这么点大事了。”CNNIC助理主任刘志江对本报记者说。他指的是1997年CNNIC发布第一次Internet发展统计报告之后引发的大讨论。
其实CNNIC进行第一次网上调查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关注它。当时我国网民只有62万,大部分人是拨号上网。身为唯一一家权威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信息的机构,面对这样的环境,多少也觉得有点黯然。但时至1999年,就有将近30家网站放了调查的链接,虽然那时的网民数量只有区区210万。而到了2000年,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争抢排名打得头破血流,攻击别的公司作弊。
搜索一下2000年针对CNNIC调查报告的新闻,很多标题是这样的:《为了得个好名次 网易违规出“鬼招”》、《十佳网站评选收场 有人叫骂有人叫好》……甚至还有人明目张胆地把电话打到CNNIC主任毛伟的手机上:“你给我排到20多位,我怎么和人家谈融资的事情?”事后,大多数人认为,CNNIC的网站排名撬动了互联网的第一波创业高潮,网易等一大批网站就在当时崛起。
“把我们弄得不胜其烦,当时为了控制企业作弊行为,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结果基本上是公正客观的,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能完全控制网上投票的。就有很多人不理解,大家吵得也很凶。”刘志江说。
2000年之后,CNNIC再也不发布网站排名了,虽然后来由于技术的升级,完全可以掌握各个网站的流量。“至今还有人希望CNNIC继续搞网站排名,不过我们认为推荐优秀中文网站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专注于互联网地址,从基础层面推动互联网发展。”CNNIC助理主任刘志江说。
不过当时这件事情沸沸扬扬闹了很久,也有个原因,就是那时候互联网实在乏善可陈,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尝试,实在没有什么材料可供人八卦。而且当时投资正热,很多企业指望拿着这份报告圈钱。
CN域名的诞生轶事
其实早在1990年11月28日,我国就注册了国家顶级域名.cn,但当时我国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因此暂由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直到1994年5月24日,第一台中国国家域名.cn根服务器才终于落户中国。而CNNIC这个掌控中国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的机构在3年之后才成立。
对此,中国互联网的先驱钱华林教授回忆说:“我们把域名服务器从德国拿回来的时候,.cn域名只有几个。一直到1997年6月份,国家有关部门授权我们来做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的时候,我们才有2000多个域名。2006年底,国家顶级域名已经有180多万了。.cn域名的增长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发展历程。”
门户网站的前世今生
不过,在CNNIC成立之前,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就已经诞生了——张树新建立的瀛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但3年之后,从张树新的离职开始,瀛海威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代先驱变成先烈。
有人说,互联网是个淘汰率很高的行业,每一步走错都可能使一家赫赫有名的企业迅速落伍。这句话是真理。1999年,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股价从每股20美元攀升到67美元。不久之后,中华网在门户网站的地位就被新浪、搜狐、网易所取代。但这三家门户网站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不久之后,整个国内互联网行业都遭遇了从海外刮来的那场寒流。
遭遇寒流
古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并不完整,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产业也一样。2000年,刚刚出现扶摇直上走向的互联网行业就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寒流。企业的IT开支失控是导致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一个重大原因。
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投资于互联网行业的风险资金加起来,也仅占到2000年同季度的15%。而当纳斯达克全线崩盘的时候,互联网企业的收支极度不平衡便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投资商们开始慎重行事,原来靠着大量投资烧出来的虚假繁荣迅速崩溃,无钱可烧而且也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纷纷倒闭,互联网的第一个泡沫宣告破灭。随后的全球调查数据显示,直到2002年第三季度,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的网络公司,才较上年同期和前季大幅减少,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才接近尾声。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在各种商务应用上出现过发展波折,应用的根基——地址资源基础平台却保持着持续的发展,这也为日后互联网应用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波及深广的低潮中,CNNIC便一直从互联网地址基础平台上做着抗击寒流的努力。2000年,CNNIC开通中文域名服务系统,走出了从根本上汉化互联网的关键一步。中文域名是符合中国人思维和使用习惯的域名系统,不仅成为中国企业打造网上品牌最直接的门牌号,也减小了中国人使用英文域名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拓宽了我国的域名家族,自此在某种程度上从根本上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后,CNNIC便在这条汉化互联网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2003年开通的通用网址,如今已成为千万中小企业进行网上营销的利器。
劫后余生
在中国,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了历经磨难的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腾讯、阿里巴巴以及被eBay收购的易趣。寒冬总有过去的一天。2002年7月,短信的风靡拯救了三大门户,使他们相继实现盈利,美国资本市场也奇迹般地复苏。
2001年3月,盛大正式进军在线游戏运营市场,使得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成为一种支付手段,成功地让许多互联网的经营者看到了收入的另一种来源。
随后,百度2005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又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使得搜索成为继网络广告、无线增值和网络游戏之后,互联网业的第四棵摇钱树。
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发依赖互联网。而即时通讯的出现则又一次改变了网民的上网习惯。当马化腾创建腾讯的时候,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公司不要倒掉。而他所创立的这个公司不但一夜间身价上亿港元,也使得中国的互联网演义出另一个造富的神话。
链接:你在网上是不是呆得太久?
如果你每周超过17个小时呆在网上,那对不起,你应该控制一下了,因为你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间——16.9个小时。
CMP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的上网消费与网上的内容和应用有直接关系。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网民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25岁以下的网民比例从十年前的41.9%升至51.89%。
年轻人,尝试着多和朋友面对面聊天,尝试着去认识你的新邻居,尝试着去球场上踢一场真正的足球赛。总之,常年趴在网上不是什么好事。
CNNIC十年报告 很多人被悄然改变
“互联网这十年到底有多快的发展速度?”
很多人的直接体会是,发展迅速——上网已经成了必修课,网上内容也越来越多。但“迅速”的速度到底是多少?
1997年~2007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
在CNNIC连续十年的监测中,有几个令人吃惊的数字,这恐怕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好验证。
843000∶1500 2007年中国互联网站点数与1997年的对比。
1800000∶4066 2007年中国.cn下的互联网域名数量与1997年的对比。
256696MB∶25.4MB 2007年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与1997年的对比。
数字仅仅代表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但背后却是互联网中人、事的变化。
十年前,上网是追时尚 今天,不上网被淘汰
1997年,上网是时尚的代名词,那时候只有科研院所的人才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这些乐趣既包括英文网站,也包括慢如蜗牛的网页。
而2007年,城市里的人已经认为上网和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就连过去闭塞的山区,农民们不仅利用网络知道了更多的信息,还利用网络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CNNIC的数字显示,十年前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仅为62万左右。之后,这一数字以加速度跑到了2000年,直接向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冲线,中国互联网用户整体规模达到1690万户。再后,用户数量虽然也一直在增长,但显然增速开始放缓,复合增长率(CAGR)从201.0%降到了34.8%。究其原因,虽然每年增长的绝对数量一直很多,但是由于基数越来越大,增速就渐渐放缓了。
不少公司招聘启示里“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会上网”这一条目的消失说明上网已经成为一条必备技能,而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了。
十年前,抓猫上网 今天,一切尽在网络
十年前流传最久的笑话之一是,一个网盲听说要用“猫”(Modem)上网,就真抓了一只猫过来,准备连上电话线。
虽然后来大部分网民都已经被普及了“猫”的概念。但今天,某些网络新生代兴许仍然会抓真的猫来。因为他们现在对网络的需求早已是宽带、手机上网。“猫”,那是什么年代的东西?没听说过。
确实,十年前IT厂商还在大肆宣传自己牌子的“猫”价钱几何,稳定性多少。现在更多的竞争则变成了各种运营商的唇枪舌战。
我们应该为“猫”的再次不为人所知而高兴,因为CNNIC对于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来说,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CNNIC的数字非常能说明问题。1997年在中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中,仅有20%左右的用户为宽带用户,而到2007年初,宽带用户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了71.5%,其份额已是1997年时的3 倍以上。1997年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仅有25.4MB,而到2007年跃升至256696MB,是1997年时的10000倍还多。
十年前,上网如练英文 今天,上网找信息似大海捞针
十年前英文不好,上网意义不大,因为那时候没什么中文网站。
今天,就算你不懂英语也没任何关系,地址栏直接输中文就可以,国际最新大事第一时间就会有中文报道。而你所应该关注的却是,在浩如烟海的网上世界中,如何利用百度、Google等等搜索工具,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东西。
在CNNIC的统计中,十年来中国互联网域名数量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1997年在.cn下的域名数量仅为4066个,而到2007年初就高达180万以上。同时,作为互联网产业承载重要元素的互联网站点也有了562倍的增长。1997年数量仅为1500个,而2007已经达到了84.3万个。
今天,已经没有人为网站少、内容不够丰富而发愁。更愁的是信息查找和检索将更为艰巨,真不知道我们是该为此高兴还是遗憾。
十年前,网络就是电子化 今天,网络就是新生活
网络上以前有什么?有新闻、有资料、有小道消息。
但时过境迁,很多人已经从互联网的看客变成了互联网的参与者,版主、网上开店、博客、播客,每个新名词的诞生和推广就意味着新一代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诞生,也同时意味普通网民在网络上身份的变化。
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找到了在网络上的新生活。
但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没有规矩的这里也就不再是一片净土。道德的无约束、法律的缺失、个性的无限放大以致邪念的产生,被那些或者有“才”或者有“想法”的网民利用着。
但这不是互联网的错。互联网的车轮还会继续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我们向往的地位和话语权
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底.cn的域名数目为180万,而.com则是6000多万。
1999年~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倾向及其变化情况
这个数字引发的是另一个层面的思考。固然,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历史给整个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习惯带来了无可逆转的变化。我们在国际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乘风破浪,日益繁荣。但是,身为拥有1.37亿网民并且从不缺乏创新精神的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应该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地位同广大国内互联网企业息息相关,而在这种努力的背后,也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台湾地震引发的安全预警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缺乏引领潮流的思想和技术,无论是电子邮件还是网络游戏,搜索引擎还是视频网站,潮流都是从海外传来。甚至小小的一条地址栏里,大部分属于中国企业的网址也嵌着.com的后缀。
“我认为应该把负责中国顶级域名注册和运行管理的CNNIC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这样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家就可以把已纳入应急体系的部分用特殊措施保护起来。”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不久之前提议道。
这个提议的缘由是今年年初我国台湾地震导致的海底光缆断裂事件。这个事件历时一个多月,直到1月29日才得以妥善解决。“本次海缆中断事件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现有海缆路由过于集中,应急恢复困难很大;二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仍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为此,我们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国际海底光缆布局,进一步推动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不断提高.cn域名注册数量。”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苏金生局长表示。
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中国注册者到期的.com域名无法正常续费,9000多个国内企业的.com域名被非正常删除。而大量企业丢失的域名在这段时间内被海外域名投资人抢走,企业网络品牌重建困难重重。据了解,目前全球有十几个互联网根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大部分在美国。
“这样一来每登录.com一次,就会传到美国的服务器去解析,美国那边就可以检测到是哪些IP地址在访问哪些网站。而.cn域名则是属于中国的,在安全性上就可以得到保障。”互联网知名律师胡刚说,“此外,据粗略统计,在近几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国家仲裁法庭的涉华.com域名案件中,近90%的国内被投诉人未曾应诉,很多人在法律关和语言关面前放弃了答辩,本该属于自己的.com域名被掠夺。这是因为.com域名属于美国那边,必须要去美国接受当地的法庭受理才行。”
虽然.com域名给广大国内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互联网第一次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com带给了大家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很多人认为只有.com才是正常的域名。而.cn域名只是旁门左道,甚至在2002年,.cn域名的申请注册量还出现了一次不升反降的情况。为了赢得.cn的地位和中国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CNNIC为此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去国外考察,把CNNIC改革成企业化运作,开放代理商,降价等。”刘志江说,“除此之外,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去年6月,CNNIC部署并启用了5个新的CN域名顶级节点,以实现更合理的分布、更优越的性能和更安全的结构。2006年8月24日,我们又与韩国国家互联网发展局(NIDA)互相交换放置了DNS服务器。并且,第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现在已经正式启用beijing2008.cn为主域名。这次在奥运会官方网站上使用主办国的国别域名作为主域名,在奥运历史上属于首次。”
国际舞台上的标准话语权
毫无疑问,目前中国正处于向国际标准冲刺的攻坚阶段。标准的确定,特别是国际标准的确立,往往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群体并且带来无可争议的话语权。然而,在目前全球4000多项互联网国际标准中,由中国人制定的仅占3项,不足千分之一。
“在第一代互联网技术里,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影子。”刘志江说。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