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当安捷伦公司考虑怎样才能最合算地出售其拥有40年历史的半导体部门时面临着诸多选择。有一些芯片公司对此感兴趣,不过他们只希望收购这一部门的部分产品线而不是全部。安捷伦也曾经考虑对半导体部门实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然而前景却不容乐观,因为近年来,投资者并不十分青睐技术IPO。作为一家试图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测试和测量公司,安捷伦最终选择将其绝大部分芯片业务以26.6亿美元现金的价格出售给私人投资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 (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
如今,上述两家杠杆收购(LBO)公司骄傲地成为拥有16亿美元年收入、6,500名雇员和大约40,000个客户的世界上最大的私营半导体公司——安华高科技公司的主人。这家公司的管理层计划每年至少削减1亿美元成本来提升盈利能力,并最终在商业和市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将公司全部或者一部分公开上市,以此来回报投资者。
与此同时,安捷伦还进行了两笔独立的交易:将存储芯片部门以4.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PMC-Sierra公司和将其在LED合资公司Lumileds Lighting中持有的47%股份以9.48亿美元外加500万美元债务转移的形式转让给飞利浦公司。
M&A(合并与兼并)再现江湖。虽然安捷伦的出售交易并非2005年数额最大的交易,但是其确实推动了自1999年和2000年电子工业创纪录的收购和出售狂潮以来最大规模的合并与兼并浪潮。在由著名的《Electronic Business》杂志评出的2005年全球电子工业50宗顶级M&A交易中,超过一打的交易的金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而2004年则只有四宗交易达到这一金额(参见表“2005年全球电子工业50宗顶级M&A交易”)。
投资银行家和行业观察家将科技公司M&A活动的增加归结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买家的现金充足。繁荣的股票市场和强劲的美国经济有利于资金储备,低存款利率导致LBO公司、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都希望进行资本投资。其次,信心也跟着现金一起回归。随着技术衰退渐行渐远,投资者更加热衷于电子工业交易。最后,市场状况也推动着公司考虑进行M&A交易:华尔街投资者只关注最大的和极其可靠的IPO,公司遵守相关制度带来的成本增加使小型、独立上市公司选择被收购变得顺理成章。
虽然一些人已经开始担心出现过热的M&A市场的可能性,但是大多数行业观察家相信,M&A至少在2006年保持强劲增长的市场条件相当成熟。关注科技公司M&A交易的451 Group公司总经理Tim Miller说:“我们曾经和一打以上的投资银行进行过交流,几乎每一家投资银行都预计2006年的M&A交易量将和去年一样多,甚至可能超过去年。他们手上有待处理的交易似乎已经将其2006年的工作日程填满。南加州大学(USC)的财政学教授Tom Taulli对此表示赞同:“2006年将成为M&A之年。”
2005年M&A风起云涌
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2005年全球科技公司的M&A交易都较2004年有显著提高。Miller提醒到,从2005年初到2005年11月中旬,全球共宣布了2,500宗重要的技术和电信交易,交易量较2004年全年几乎上升30%,而2,850亿美元的交易额也较2004年全年增长38%。
2005年,电子工业中计算机和外设部门的交易额增长最为迅速。投资银行Jefferies Broadview估计,2005年前3个季度,计算机和外设部门M&A交易占电子工业全部M&A交易的比例由2004年的14%上升到23%。其它主要的交易部门包括网络架构和半导体部门,2005年前3个季度,其分别占电子工业全部M&A交易的29%和22%。
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等私人注资公司对M&A交易的风起云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相对来说还是新手,但是他们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现金储备并且对科技公司M&A小试牛刀。投资银行America's Growth Capital (AGC)估计,2005年LBO公司资助了全部科技公司收购的25%,较2003年的5%有突飞猛进的增长。AGC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今超过200家私人注资基金的规模达到10亿美元以上。“资金的可用性以及被迫进行交易的压力都很高。” 451 Group统计,2005年初到2005年11月中旬,私人注资公司共进行了51宗技术交易,而2004年全年仅为24宗。
金融投资者并非推动M&A交易活跃的资本的唯一来源。持续发展的股票市场和更为强劲的经济也是推动M&A交易活跃的重要因素。Jefferies Broadview常务董事Bob McNamara表示,美国M&A交易的活跃与Nasdaq综合指数息息相关,后者在2005年12月初接近2,300点,达到自200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毫无疑问,Nasdaq将有进一步的回升,”这将为技术交易参与者预示出一个美好的前景。
经济强劲的信号推动那些在行业低迷时期紧缩银根、储备现金的公司寻找投资途径或者将一部分现金返还给股东。例如,2004年末,软件业巨人微软公司一次性派发了高达320亿美元的股息,不过派发后依然坐拥超过400亿美元现金。USC的Taulli说:“从局外人的观点来看,这些公司并不缺少现金。”他补充到,随着Oracle、思科以及Sun Microsystems等公司开始使用一部分现金进行收购,“这给出了来自大型玩家的信心信号,也就是说,现在是进行此类交易的最佳时机。”
大型玩家进行收购还有其它的动机。基于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继续获得快速增长变得更加困难。Taulli提醒到,这就是诸如思科、IBM以及微软等大型公司在其已经统治的市场持续进行扩张的原因。他说:“这些巨人正在面临增长瓶颈。”这迫使他们持续不断地寻找新的市场维持其增长,通常M&A是进入新市场最简单的方法。
M&A动机何在?
小型玩家,也就是那些被大鱼吃掉的小鱼选择M&A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最普遍的原因在于疲软的IPO市场迫使大多数科技公司投资者选择M&A作为退出策略。通信行业风险投资公司ComVentures的合伙人Roland Van der Meer说:“不久的将来对科技公司来说,公开市场的前景确实不容乐观。”投资者正在受到伤害:2005年,芯片分销商科汇集团不能进行IPO来减少负债,并回报自2000年起从德国工业巨头Veba公司通过LBO接手科汇经营管理权的投资者。2005年11月下旬,中国第3大芯片制造商珠海炬力公司在Nasdaq上市只筹措到7,200万美元,还不及预想的一半。
Taulli表示,行业投资者并不愿意冒险进行IPO,这迫使初创公司甚至中型公司不得不通过其它途径来回报他们的投资者。对小型上市公司来说,如今获得华尔街投资公司的关注和点评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最近几年后者已经大幅削减了他们的研究人员数量。
萨班尼斯-奥克利法案(SOX)所要求的更加严厉的审计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进一步增加了小型和中型公司面临的压力。投资银行Core Capital Group的常务董事Loren Lancaster说:“以私有的方式运营公司比作为上司公司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估计,如今上市公司每年在SOX以及其它报告上的花费超过200万美元。对大型公司来说,这些钱虽然令他们不快但是也完成能够承受,但是对于许多小型公司来说,就足以让他们举步维艰了。
投资银行SVB Alliant的常务董事Charles Welch表示,许多公司也许规模太小并不足以维持上市状态。假如你拥有的公司的市场资本总额没有达到5亿美元到10亿美元,你最好考虑出售或者与另一家中型公司合并。这也是很多公司一直以来正在做的事情。The 451 Group的Miller提醒到,2005年初到2005年11月中旬,共有143家上市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被出售,而2004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71家。
收购价格压力
充足的投资资本以及买家和卖家进行M&A动机的增加为促成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交易价格开始逐渐走高,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公司依然可以找到合算的交易。
例如,在科汇集团IPO失败之后,电子分销商安富利以6.7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收购价格只是科汇集团未来12个月预期收入的0.3倍。此次收购为安富利增加了2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并显著增强了其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业务。安富利首席执行官Roy Vallee说:“公司为我们的股东进行了一次极其成功的交易。”安富利使用公司股票支付了超过4亿美元的收购款。此举允许卖家英国Permira Funds分享交易给安富利带来的长期价值,从那以后,Permira Funds的股价上涨了30%,由18美元攀升到23美元。
Vallee提醒到,基于Permira和安富利的长期良好关系,科汇的交易是秘密谈判完成的。5年前,两家公司都购买了Veba的一部分业务并一直保持联系。他说:“我们已经建立相当程度的信任和尊重,这使交易变得相对简单。”
然而很明显,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在提升交易价格。AGC估计,过去3年,科技公司的平均出售价格已经由未来12月公司预期收入的1.4倍增加到2.2倍,不过这仍不及2000年最高记录5.7倍的一半。以安捷伦暗淡无光的半导体部门利润和多种分类的产品线来说,正是LBO公司之间的竞争才使得安捷伦芯片部门的最终出售价格达到了年收入的1.5倍,对安捷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胜利。安华高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Dick Chang对交易很满意,不过他表示“未来还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
大部分行业观察家认为,电子工业的交易价格相对还比较合理,特别是与互联网部门的一些交易相比,例如,eBay收购网络电话服务供应商Skype的价格高达41亿美元,是后者2005年收入的68倍,互联网部门呈现出“.com”繁荣时期的一些泡沫特征。Van der Meer表示,基于公司拥有的技术、知识产权和销售要素,电子公司一般以其预计年收入1.5倍到5倍的价格出售。例如,思科以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cientific-Atlanta,收购价不到包括Scientific-Atlanta公司16亿美元现金储备在内的年收入的3倍。Van der Meer说:“电子工业交易价格还没有高到吓退买家的程度,这是一件好事。”
M&A热潮面临危机?
尽管近年来市场环境不错,不过一些人担心最近的市场增长也许不足以支撑M&A的发展。Core Capital的Lancaster表示,他担心较为疲软的美国经济也许会减缓2006年M&A的增长。他尤其担心能源价格和存款利率的上升以及国内重募资金的减速会降低美国消费者的支出并波及高科技工业。他说:“我们提醒卖家最好现在就考虑进行出售交易而不是继续等待。”
然而,其他人则看到了更多值得乐观的理由。“不久的将来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减速迹象,” AGC的Howe说,“未来将有更充裕的现金、更大的信心以及更多的投资。” Deloitte Consulting公司的负责人David Carney表示,另一个值得乐观的因素在于电子工业增长的传统源泉:创新和新技术。他预计,有线、电信和无线公司争相提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递语音、视频、无线和宽带数据服务的势头将在未来几年内支撑科技公司M&A的发展。Carney说:“如今,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提供上述所有服务,但是这些公司都正在试图这样做。”他预计,这种竞争将给电子制造商带来“大量投资”。
至于说市场过热可能带来的风险,Carney认为,目前M&A的上升趋势远未达到本世纪初工业的虚高程度。他说:“目前根本没有‘.com’泡沫。如今,科技公司之间的收购受到很多显而易见的商业策略的驱动。”
以下为本文补充文章和资料
迟来的合并
十年前,意法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Pasquale Pistorio预言,当时的半导体工业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合并。由于建设芯片制造厂的成本飞速增长,到世纪之交,半导体工业将只能维持不超过10家大型公司的生存。然而,如今20家顶级芯片公司依然仅仅控制市场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的芯片工业的大约三分之二市场,数百家小型芯片公司依然在行业巨头的阴影下成功地生存下来。
使Pistorio预言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台积电、台联电和特许半导体等代工厂的发展,如今,他们为那些不能自行负担高额生产线建设费用的小型公司提供合同制造服务。虽然日本也出现了一些大宗芯片工业合并案例并产生了诸如Elpida和瑞萨等公司,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业内公司还是对合并持抵制态度。
然而,有一些人依然在等待合并时代的到来。投资银行Needham & Co.的常务董事Joe Dews说:“过去几年,我们一直期待半导体及半导体制造设备业合并大潮的来临。”虽然他最终看到设备市场出现了一些大宗合并,例如Entegris收购Mykrolis以及Brooks Automation收购Helix Technology,但是他并没有看到大型芯片公司将要合并的明显迹象。
SVB Alliant的投资银行家Charles Welch表示,大多数芯片公司的出售价格在5,000万美元或者更低。他补充说,领先芯片公司希望进行较小规模的交易来收购新技术或者补充他们的产品线。在经历了本世纪初技术合并风潮中大量数额巨大的失败交易之后,大多数大型公司变得谨慎起来。Welch说:“他们依然不情愿进行大宗收购交易。”
2005年12月,飞利浦公司宣布将其半导体业务部门转变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有望改变这一状况。在一个为金融分析师开设的webcast上,飞利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erard Kleisterlee暗示,公司正在寻找买家。“在未来5年,我们预计半导体工业的合并必然发生。”Kleisterlee说,“我们有意成为这一潮流的引领者。”
很多最近发生的大宗芯片工业交易都和电子公司剥离芯片业务有关,例如安捷伦和摩托罗拉。也许未来还有另一宗将要发生的交易:据报道德州仪器公司一直在为其价值10亿美元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业务寻找买家。
因此,随着M&A市场环境的改善,期待已久的芯片工业合并大潮是否最终将要到来?投资银行家继续生活在希望之中。Needham的Dews说:“我们期待2006年成为M&A之年。”
顶级被收购目标
半导体: 数字电视 其它消费电子产品
安全处理器 存储处理器 无源光网络
企业级产品: 软件 分布式应用程序 XML加速
SSL 虚拟个人网络(VPN)
网络架构 无线局域网
无线设备: 智能电话应用程序 手机游戏
超宽带(UWB) RFID软硬件
国防安全: 图像识别 安全系统
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系统
其它: 测试设备 专业EMS提供商
资料来源: ELECTRONIC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