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咖啡店、餐饮店、早教机构、游乐园、娃娃机、盲盒机等的“到店”场景价值显著,充当商场的流量入口,为同场的其他实体店引流。
整体难有大为,局部仍有机会。当我们谈论实体店时,其实是在说“到店”生意。零售服务行业的本质,是“人-场-货”三要素的组合,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什么场子,为哪些人,提供怎样的商品与服务。
实体店模式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电商模式下,交易在线上虚拟“场”里完成,一手交钱,但送货上门,是“到家”生意。消费者的决策逻辑亘古未变:“多快好省”排列组合,追求价值最大化。
电商发展之初,商品不“好”但“多”,物流不“快”但“省”钱,不用交铺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以“多+省”迅速虏获年轻消费者。后来,线上商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物流也越来越“快”,但价格优势被抹平,越来越不“省”。
一些人由此推断:电商拐点将至,实体店有望回暖。他们忽略了时间成本。“宅经济”“懒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饭来张口的程度。
十年前主流观点认为,受配送、口味等因素影响,餐饮业不可能大规模“到家”化。现实打脸,背后是始终如一的消费者逻辑:外卖可以“省”时间、“省”脚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美食,只要配送速度足够“快”,消费者愿意牺牲部分口味上的“好”。
最后一个尚未大规模“到家”化的领域是蔬果生鲜,2018年热了一波B2C菜篮子电商,2019年起了社区团购的头,2020年上半年,吃类实物网上零售额大增38.8%。
电商整体增速放缓,是相对过去的超高速而言,相比“到店”商业,其增长优势仍然可观。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供给侧的降本增效,和需求侧的体验优化。有多少实体店能够创造多少无法线上化、“到家”化的消费体验?这种独特性是实体店的立店之本。我们在大中小城市看到,电影院、咖啡店、餐饮店、早教机构、游乐园、娃娃机、盲盒机等的“到店”场景价值显著,充当商场的流量入口,为同场的其他实体店引流。但线下流量的转化仍逃不开“多快好省”的价值框架,整体而言,实体店的体验独特性持续衰减,难再有大的作为。
趋势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主轴,线上线下相融合(线下体验作为线上服务的补充),比如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送货“到家”,盒马鲜生接待“到店”消费者。这场商业变革,是让“人”成为“场-人-货”的中心,“场”只是服务“人”的要素之一,无问线上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