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经营管理 -> 正文
公交免费WiFi为何沦为摆设

“智慧公交”口号喊了多年,但人们理想中的智能公交场景却始终未能真正到来:手机轻轻一触刷卡乘车,免费WiFi环境畅玩游戏、观看高清影视、与朋友或陌生人互动交流、公交到站即时提醒……纵有公交集团、电信运营商、应用服务商及其他相关产业方发力,如何攻克移动公交这块难啃的骨头还是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期,本刊继续对移动公交进行报道。
  北京公交WiFi推出已两年多,连日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尽管扛着“免费”大旗,免费WiFi却在市场上持续遇冷。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商业模式不成熟等,免费WiFi往往沦为公交车辆的摆设。
  信号撑不到三环
  上周,北京商报记者先从宽街路口站乘坐开往时代庄园北站方向的特11路公交车,车内驾驶座后方有明显的蓝色标识,印有提示乘客“免费16WiFi信号已覆盖”的字样。
  按照指示,手机用户需下载安装一款名为“e路WiFi”的App(建议用户在家里WiFi环境下提前安装好),打开这款App后,新用户需用手机号码及获取验证码的方式注册账户,一旦进入公交WiFi,页面会显示“16WiFi”的连接信号,点击“一键上网”即可连接。
  连接成功后,北京商报记者登录手机QQ、微信时较顺利,还打开了“腾讯视频”页面,开始播放某热门电视剧的某一集,当特11路行至北三环外的安贞里站时,视频出现卡壳无法加载现象,而到大屯南再往前行时,视频突然中断,这时打开搜狐新闻客户端,无法更新页面资讯,天猫、京东等购物网站更是无法显示,随后手机QQ与好友的聊天信息也发不出去,手机提示“网络连接中断”。
  下了特11后,北京商报记者又更换不同品牌的手机接连体验了617、108、311、484等覆盖免费WiFi的公交线路,同样出现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当公交车行至三环、四环及更远时,尽管“e路WiFi”显示有网络接入,但基本打不开网页,微博更新失败,而图片载入较多的购物网站更是无法显示。
  在体验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随机采访获悉,愿意连接WiFi的乘客寥寥,而且大多受访者都有过无法连接、上不了网的经历。其中一位李先生吐槽道:“在1路、300路、617路等多辆车上都试过,连续WiFi成功上网的机率也就1/10吧,这么费劲就懒得连了。”
  还有一部分手机用户表示“不感兴趣”,称平时乘公交途中,看新闻、聊QQ等靠手机既有的3G、4G网络就能实现,另有部分用户则对免费WiFi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担忧。
  部分厂商打退堂鼓
  事实上,自公交免费WiFi推出以来,乘客对利用该WiFi上网的吐槽声音就从未休止。对此,作为北京公交WiFi运营服务商的一路热点公司也心有苦水。一位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诉苦道:“公交WiFi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据他介绍,移动公交WiFi的部署和运营投入成本非常高,e路WiFi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投入了4800万元,这还不包括流量费用、人员成本、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
  起初公交WiFi的网络接入是中国移动CMCC登录界面,这一阶段中国移动投入了硬件设备、系统支撑及流量卡,但用户体验反馈不佳,主要包括登录过程烦琐,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用户甚至很难接收到注册验证码,上网不流畅等问题。就在前不久,一路热点改变了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模式,由一路热点向中国移动购买流量,按量计价。
  据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透露,目前移动仅为公交WiFi做技术支撑,此前负责公交WiFi项目的工程师部分已离职或调岗。另外,正在力推4G网络发展的运营商不断下调流量资费,并向流量经营转型,主要精力放在推广4G上。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公交WiFi采用的是TDFi解决方案,即集成硬件设备内置的SIM卡提供的TDD LTE与运营商的WLAN热点网络,用户乘公交时所看到的24cm×20cm×6.1cm大小的盒子,就是TDFi硬件设备。
  由于公交车辆本身处于移动状态,不像家庭、商铺、企业等固定场所可以借助有线宽带和无线路由器提供较稳定的WiFi,再加上集成的运营商WLAN信号覆盖有强弱之分,因此很容易造成信号的不稳定。需要指出的是,巴士在线、华视传媒等公交电视内容提供商也曾将目光聚焦公交WiFi这一领域,采用的是有线电视的接入信号,两家甚至还为“公交WiFi”打起了专利官司。
  巴士在线CEO王献蜀表示,公交WiFi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营商完善的4G网络,而当下的4G网络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公交WiFi。知情人士称,此前巴士在线仅在北京的915路公交车上试水推出过“MyWiFi”无线网络,但效果不理想,几个月前该公司调整战略,暂时停止了MyWiFi的市场推广活动。
  缺乏良性运营模式
  公交集团、电信运营商、WiFi运营商、软硬件厂商等尽管不同程度地向公交WiFi发力,但却“出力不讨好”,究其根源在于缺乏良性的商业模式。
  一路热点官网所列数据显示,其“16WiFi”已覆盖了北京地区的2万部公交车。每车日均客流量约为800人次,其中约65%为智能手机网民,按照2万辆公交车计算,整体日均用户流可达110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客流量,理论上给商业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公共交通有着固定的运行路线、拥有在一定时间里聚合用户群的能力,而且用户手机上网的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移动公交市场空间巨大。
  然而,事实是公交WiFi却并未形成良性有效的商业模式,投入与回报严重不平衡。目前,WiFi运营商采用的盈利途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广告营收,包括贴片广告、文字链广告、Banner通栏广告;一类则是频道合作,指用户连接公交WiFi时所看到的新闻、小说、娱乐等内容频道,WiFi运营商可将某频道外包,或向内容开发商提供API接口,由内容开发商提供内容;还有一类则是应用软件合作,主要包括游戏App及其他类别的App,提供应用下载地址。
  尽管如此,WiFi运营商借此获得的营收与其投入力度难以成正比,况且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有一个共同的症结问题便是很难找到用户付费的痛点,致使公交WiFi运营并不顺利。
  观察人士分析称,公交WiFi本身有着一定的特点:一方面,公交这一手机应用场景本身是移动变化的,这需要产业相关方从技术层面上提供更有效成熟的解决方案,保证连接的便捷稳定以及流畅性;另一方面,公交覆盖用户群广泛,理论上用户规模庞大,但用户的属性又非常复杂,这需要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用户习惯、喜好等进行深度分析,找到契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和模式,方能真正使公交WiFi摆脱“只是摆设”的尴尬。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