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三大悖论将戳穿比特币泡沫

在狂热的信仰者们看来,比特币正诠释着哈耶克“自由货币”的梦想。在笔者看来,或许它真能寄托一部分哈耶克的梦想,但至少要等到泡沫破灭之后。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货币,诞生于2009年,它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总量有限(2100万个)。目前许多机构声称接受比特币用来结账支付,德国政府甚至正式认可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而中国刚刚成为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
  比特币的价格(汇率),从每个0.03美元一路飙涨。在笔者撰写本文的11月25日,每个比特币价格已达人民币5200多元。比特币在11月19日最高价达到近8000元,而20日收盘价是4150元,一日之内价格几乎腰斩,暴涨暴跌赚足了眼球。
  比特币是一种私人货币(非官方货币)。私人货币并不稀奇,它比官方货币(政府发行的货币)历史还要悠久。上古时期人类用作货币的贝壳、玉石,宋朝的“交子”纸币,乃至现在世界各地监狱里经常被作为“货币”使用的香烟,都是非官方货币,它们都在一定的市场上形成了公信力(“交子”初由民间自制,后政府发行)。
  在货币领域,公信力为王。反过来说,即便由政府发行的货币,公信力也未必强。儒家原教旨主义信徒王莽返古改制,强行把贝壳、龟背又变成法定货币,最后一败涂地。一千年前宋朝政府发行的“交子”纸币,也因为通胀而被唾弃,最后黯然退场。古今中外,货币失败屡见不鲜。
  而今,比特币显然已经赢得了一定的公信力。它靠的是人们对技术的膜拜、对互联网精神的共鸣、对自由主义的信仰、对政府权威的反感。这种公信力正是比特币存在的基础。
  但目前的比特币价格狂飙,显然形成了泡沫。投机者把比特币从交易媒介的轨道上拉开,进入了囤积待涨的轨道。比特币离真实交易媒介功能有多远,它的泡沫就有多大。击鼓传花的游戏,正在中国投机者手中进行。
  比特币价格能不能涨到天上去?显然不能。即便不考虑政府政策等风险,从纯货币学原理角度分析,其内在的悖论也决定了它存在巨大的价格风险。
  比特币的价格飙涨,会触发一个本质性悖论:消灭自己的货币属性,从而否定自己的生存价值。比特币存在的根本价值是因为它具有货币属性,即交易支付的功能,正是这种货币属性引发了大家的狂热购买。但随着价格越飙越高,人们纷纷囤积,而不用于交易支付,比特币逐渐失去交易支付功能。现在很多机构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追逐时尚,纷纷声称接受比特币支付。但具体交易其实很难完成。比特币按照什么价格来支付?由于价格动荡不定,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货币属性一旦消灭,比特币将一钱不值。
  关于比特币的第二个悖论,是其虽然没有通胀之苦,但如果真能大行于天下,必有通缩之苦。
  比特迷们认为,政府无限制地发行货币引发通胀,以铸币税剥削人民,而比特币总量有限,不能超发,因此无此弊端。
  说得很对,但这是因噎废食。
  从总量有限角度来说,比特币很像数字化的黄金(黄金储量也有上限)。货币曾与黄金挂钩一百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商业迅速扩张,但黄金产量不能大幅增加,这个缺口成为后来金本位制崩溃的种子。金本位会崩溃,那么比特币一样会崩溃。
  发行数量的上限将严重束缚比特币的货币功能,这也使其无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当中成为真正的主流货币,只能是个边缘角色。
  比特币的第三个悖论,是名为“限量”,实则无法限量。“限量”赋予比特币生命,但很多模仿者正在产生。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已有坐标币(gridcoin)、萤火虫币(fireflycoin)和宙斯币(zeuscoin)等80多种 “仿比特币”。
  不难想象,各种仿比特币发行量大致稳定以后,相互之间的比价(汇率)初期将十分混乱,此后套利者会将差价抹平。届时它们本质上变成了同一种货币,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比特币没有真正的数量上限,总发行数量的限制不构成它值得珍藏的核心理由。
  货币非国家化,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家们一个古老的梦想。但只要人类生活的核心组织者还是政府,这个梦想就很难落地生根。在看得见的将来,私人货币只能是边缘性和娱乐性的。
  但笔者相信,比特币有提升交易效率等诸多积极意义,它甚至可能会开启真正的私人货币之门。泡沫破灭之后,如果币值能在震荡中走向稳定,它将会成为一种真正的小规模货币。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