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巨头公司PE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约占微博稀释后总股份的18%,从而成为新浪微博第一大单一机构股东。
此轮投资完成后,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的羽翼更加丰满。对于手握50亿美元现金的阿里巴巴来说,通过投资或者并购的方式可以帮助其迅速完善战略布局。事实上,经历了2012年一年的休整,阿里巴巴今年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从已经披露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已经发生了8起投资和并购案列。
除了阿里巴巴,诸如腾讯,百度,盛大网络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在扩张自己版图的边界。如腾讯的投资速度和数量就非常惊人。不仅在腾讯内部有多个投资基金,并且也有专门的投资并购部门。一位熟悉腾讯投资的人士透露,腾讯每年投资的数量可能上百。
SK资本合伙人陈恺认为,由于对行业的了解,互联网公司在TMT投资领域也有着先天的优势。而很多创业者也寄希望通过巨头的投资获得资源照顾。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则告诉经济观察报,“中国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收购,现在是三个巨头收购或者行业整合,我相信未来还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博弈无线
在PC互联网时代,巨头已经纷纷成长起来,在各细分领域都能见到巨头的身影。而移动互联网来临时,已经赚的盆满钵满的巨头们希望通过投资或者并购的方式迅速切走蛋糕。
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副总裁邱昌恒透露,移动互联网是今年阿里系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对于阿里来说,如何在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复制自己在PC互联网领域的优势,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
去年11月开始,资本市场陆续传来阿里巴巴投资新浪微博一事。彼时,一位原淘宝天下高管向经济观察报透露,阿里巴巴投资新浪微博已经在内部讨论许久,而价格是阻碍双方最大的障碍。
时隔半年,谈判46次,双方妥协后的结果是:阿里巴巴5.86亿美元稀释新浪微博18%股份,给出了后者32.56亿美元的估值;新浪授予阿里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在新浪微博持有股份上升至30%。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除了微博和电商相结合的社会化电商是其追求的方向。在无线端,微博的用户数据和入口优势已经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人数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为4700万,75%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即每天有超过3500万人通过移动终端上微博。
这一数字仅次于腾讯的微信。在今年深圳IT领袖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微信表示了担忧,“我看见微信,我也很紧张。”
现在看来,马云可以稍安勿躁了。除了淘宝和支付宝无线端,阿里巴巴通过投资或并购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埋下重兵。阿里巴巴先后将UC浏览器,美团、陌陌、丁丁优惠、在路上、快的打车,新浪微博等纳入版图。还有一些未被双方公开披露,但已经被传遍互联网每个角落的公司。其中,墨迹天气和高德地图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这两者的用户量均已超过1亿。
上述无线APP均已代表了移动互联网各个细分领域,也是用户达到目标的入口通道。邱昌恒说,“对于入口型产品都会优先考虑。”
对入口的渴望,还有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一的百度。上周,百度作价3.5亿美元左右收购视频公司PPS。这是百度近年最大的一笔投资。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透露,收购PPS更多的是看重了后者在无线端的用户量以及打造的入口优势。
但是相比阿里巴巴,百度在无线领域的投资略显保守。上述接近百度内部的人士表示,百度内部对投资战略颇感失望,“小公司看不上,大的公司又舍不得花钱。”
这让投资人对百度未来的持续想象空间表示了怀疑。股价作为上市公司的晴雨表,首当其冲的反映了出来。从今年2月份开始,百度每股一直维持在90美元以下。截止到发稿日,百度股价创下连续52周新低。多家外国券商和银行下调了百度评级。
在无线领域,腾讯,盛大网络,奇虎360等也都加大投资。腾讯还将触角伸向了国外。甘剑平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收购,现在是三个巨头在收购,未来行业内将有更多的收购和整合故事发生。
争相PE化
资本操刀的背后,互联网公司的PE化也随之表现的愈发明显。
互联网战略投资者从2010年底开始在资本市场渐趋活跃,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依托其开放战略,开展了频繁的投资及收购。在各大投资峰会上,不乏互联网公司投资资金的身影。
SK资本合伙人陈恺认为,由于对行业的了解,互联网公司在TMT投资领域也有着先天的优势。而很多创业者也寄希望通过巨头的投资获得资源照顾。
从为人人网上市背书开始,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投资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过。经历了2012年一年的休整,阿里巴巴今年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从已经披露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已经发生了8起投资和并购案列。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阿里巴巴希望用更快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造新的生态系统,而投资并购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另一巨头腾讯投资速度和数量也非常惊人。在腾讯内部也有多个投资基金,并且也有专门的投资并购部门。一位熟悉腾讯投资的人士透露,腾讯每年投资的数量可能上百。
即便相对保守的百度,从2011年开始,围绕其中间页战略,相继在互联网多个搜索无法直接触及的领域落下棋子。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本地生活平台爱乐活,家装B2C齐家网,视频网站爱奇艺都是基于该投资逻辑下的产物。
盛大网络更是调整其业务战略发展方向,将PE武装的更加彻底。去年曾将旗下多个业务出售,从而成功套现退出。
为了更好的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盛大网络去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完成母公司私有化。另一件则是成立一笔3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作为盛大网络私有化的法律顾问、佳利律所事务所合伙人黄玲认为,盛大网络私有化背后的动机就是为了其战略投资布局考虑,而作为上市公司很多条款只能让其畏手畏脚。
管理该30亿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盛大资本副总裁周冀曾告诉经济观察报,盛大资本专注于文化产业及TMT领域投资,其它子公司下面还有战略投资基金。被外界所知的另外两只基金,分别是盛大游戏专注于游戏领域的18基金,盛大无线专注于Android平台的Joy开发基金。
正因为对行业的了解,战略布局的需求和雄厚的资本支持,相比传统的PE/VC,互联网公司投资频率和数量是无法企及的。陈恺认为,传统私募从募资开始,考察项目到最终项目落地,往往会间隔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与私募投资不同的是,互联网公司投资动机更加多元化,而投后管理也显得较为松散和无序。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不乏是为了防止其成为潜在对手。
更为严重的是,互联网公司在投资管理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漏洞。“创业者天真的认为互联网巨头投资过会就会给流量支持和入口照顾。但实际情况是,投资部门和产品部门是两码事,想从产品部门获得照顾非常之难。”上述私募人士强调。